本文收录于 #“百千万”周周见
广东“百千万工程”靶向发力攻坚关键领域,近期部分地方的改革创新举措及阶段性成效值得关注。
韶关打造全省首个农村“未来社区”,首批56户村民拎包入住;汕尾抢抓风口出台“微短剧+”政策,最高一次性扶持50万元;河源首家“媒体+乡村创客”工作室揭牌,依托省级主流媒体优势丰富乡村业态场景;珠海引导城市骑手等新就业群体人员化身“流动哨兵”,织密基层安全网。
【省直动态】
广东省县域普通高中“托举行动”开班
7月1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广东省教育厅共同开展的2025年广东省县域普通高中“托举行动”在中山市永安中学正式开班。“托举行动”旨在支持“百千万工程”和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在组团式融入式托管帮扶过程中,以研制学校办学提质行动方案为抓手,推动帮扶学校和被帮扶学校管理者、教师之间的融合与合作,提升书记校长的办学治校能力、干部的教学管理能力和教书育人能力。来自广东省首批16个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市)的教育局领导、教研部门负责人、学校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共计330余人出席开班仪式。
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签约一批水经济项目
近日,由广东省河长制办公室主办的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下简称环“两山”引领区)水经济发展研讨会在广州市增城区召开。会后举行的水经济项目签约仪式中,最美增江游、森林海旅游度假区和龙潭水库、麻村水库湖库生态渔业等三宗项目成功签订合作意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约17亿元。
本次会议还发布了《首批环“两山”水经济储备项目清单》,包含16宗生态友好、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水经济项目,涵盖水上运动、滨水文旅、休闲康养等绿色水经济新业态,为地方政府部门进一步挖掘河湖资源禀赋,谋划布局更多绿色水经济产业项目提供启发和参考,为广大投资者投资环“两山”四县(区)、共同促进引领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合作新机遇。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推动环“两山”引领区水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积极探索环“两山”水经济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为全省提供水经济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样板。要强化统筹协调,凝聚省、市、县协同推进的合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从六大方向精准提升:一是激活“水动能”,打造水上运动新业态;二是畅通“水动脉”,规划游船游艇新航线;三是赋能“水文化”,创造滨水文旅新场景;四是深耕“水田园”,提升水美农业新价值;五是创新“水康养”,探索水库发展新模式;六是做强“水品牌”,开发优质水资源新利用。
【地市动态】
韶关:打造广东首个农村“未来社区”,首批56户村民拎包入住
7月14日,周所村农村未来社区首批搬迁入住仪式在始兴县顿岗镇周所村隆重举行,56户村民代表接过象征新生活的钥匙,正式成为广东省首个农村“未来社区”项目首批住户。
2024年,始兴县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在周所村启动总投资4.19亿元的农村“未来社区”项目。项目总规划用地186亩,创新采用“农房排屋+多层公寓+养老公寓”的方式,对村庄进行系统性重塑。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其中安置面积约11.7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540余套高品质新型农房及公寓。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套实现封顶。通过项目实施,预计周所村建设用地从1013亩下降到593亩,减少420亩,复耕形成增减挂钩指标601亩,实现人均建设用地减少92平方米,宅基地用地面积减少超60%。
始兴县以县属国企资产、央企注入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成功争取省农发行30亿元授信额度,成为全省首个打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性贷款的项目。通过产业导入、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方式强化社会资本收益保障,同时实施高标准农田流转、物业出租、产业导入等举措,增强项目“造血”能力。
汕尾:发布“微短剧+”政策,最高一次性扶持50万元
近日,《汕尾市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策划方案》与《汕尾市促进网络微短剧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分别简称《方案》《措施》)出台,以系统性政策扶持体系加速培育汕尾文化产业新增长极,推动网络微短剧深度赋能“百千万工程”实施,擦亮汕尾特色文旅品牌。
为夯实产业基础,《措施》大力支持产业园区和影视基地建设。鼓励改造闲置资产或新建专业化影视拍摄主基地(含摄影棚、道具库等),对投资超过500万元的项目给予最高3%(上限50万元)的一次性扶持。《措施》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出多项具体扶持政策——
立足本土资源禀赋,突出“滨海特色”,《方案》将“打造滨海拍摄基地”作为既定目标。计划至2027年推出30部“短剧里看汕尾”系列精品,并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倾斜在汕尾取景、讲述汕尾故事的作品。创作选题紧扣汕尾“红蓝绿古特”五色资源,鼓励创作者深挖汕尾红色革命历史、蓝色海洋经济以及绿色生态资源,策划“短剧+”文旅、非遗、科普、融湾等多元主题,推动短剧成为宣传城市形象的全新载体。
珠海:城市骑手变身“流动哨兵”赋能基层治理
今年,为带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力提速,《珠海市关于党建引领快递员融入基层治理试点实施方案》出台实施,提出以社区为单位,以服务本辖区的快递员为主体,组建快递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两随手三帮忙”志愿服务行动,“急时”引导志愿服务队转化为应急小分队,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活动。
香洲区前山街道创新“党建引领+服务赋能+治理融合”三位一体模式,启动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友好街道”建设项目,打造“红色e动网格”党建品牌,探索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新路径。在前山街道党工委统筹下,各社区深入挖掘新就业群体党员,成立“e递先锋”“e送先锋”“e路先锋”“e播先锋”等四大新业态党支部,涵盖快递、外卖、网约车、直播电商等领域,授予支部书记“巷治合伙人”称号,构建“观察员—网格员—巷治合伙人”阶梯式成长通道。
依托新就业群体每日超3万单的配送轨迹,通过“随手拍随时报”实现隐患线索主动发现。“随手拍随时报”机制在安全防控与矛盾化解中效能强大,“新业态报送快速响应机制”报送线索不限辖区“应接尽接”“即接即办”,根据紧急程度划分“红黄绿”三色响应,红色线索10分钟内启动应急处置,黄色线索30分钟内调度专业力量介入,绿色线索1小时内完成核查,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截至目前,已有超700名新就业群体人员纳入基层治理网格,累计上报安全隐患、民生需求等线索7000余条,处置率达98%。
佛山:推进环西江-北江区镇村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
继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率先破冰后,佛山再度落子关键领域。7月16日,《佛山市推进环西江-北江区镇村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对外发布,锚定12项硬核举措,启动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方案》提出的12条改革举措,核心聚焦“扩大优质服务辐射”“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进‘六医融合’服务”三大维度。以优质服务扩面为例,佛山启动5家高水平三甲医院与核心区6个镇街的优质医疗结对共建,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佛山计划在核心区6个镇街各打造1-2个重点专科,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方案》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力争到2027年,环两江先行区要新增1家以上三甲医院,12个镇镇街均拥有不少于1家二甲以上单体或健共体医院,且实现旗舰型中医馆、中医阁全覆盖。同时,6个核心镇街均拥有不少于1个市级重点专科,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能力推荐标准。
惠州:美企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投产
7月15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产仪式在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该项目总投资超百亿美元,是国家重大外资项目之一,也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分为两期建设。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项目包括年产160万吨乙烯的灵活进料蒸汽裂解装置,以及两套年产共计120万吨的高性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一套世界最大单体年产50万吨的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和两套年产共计95万吨的差异化高性能聚丙烯装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减少高性能聚烯烃的进口依赖,为粤港澳大湾区塑料、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提供关键支撑。
潮州:潮食会意向订单超153亿元,刷新历史纪录
7月19日,为期3天的第三届广东(潮州)特色食品产业大会(简称“潮食会”)落下帷幕。展会观展人次达26.7万,意向订单金额达153.5亿元,双双刷新历史纪录。
以“美食之都 新质潮食”为主题,本届潮食会首次采用市场化办展模式,吸引超1000家产业链企业参展,展品涵盖糖果、蜜饯、饼干、速食、饮料、预制菜及包装印刷、机械制造等全产业链超万款产品,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展示。
本届潮食会硬件设施全面升级,以笑咪咪、新乐等为代表的食品制造企业,以及以丹青、宝佳利为代表的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企业在园区形成产业集群,让企业与客商实现从产品展示到工厂考察的无缝衔接,打造“半小时产销生态圈”。
展会构建“全球采购”贸易网络,邀请全国重点采购团、国际采购商及头部渠道商参会。特别设置的两场“全国渠道平台对接活动”成效显著,20余家创新渠道商与40余家潮州食品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涵盖量贩零食、硬折扣、私域电商、B2B平台、社区团购、商超便利、电商直播等新兴渠道,推动“潮味好货”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揭阳:300万吨/年废塑料综合利用项目落户,延伸绿色石化链条
7月19日,揭阳连续举办两场大型活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上午,绿色石化产业发展全球推介会向海内外客商发出诚挚邀约。会上系统介绍了揭阳绿色石化产业的总体规划、发展成效、招商方向和支持政策。当前,揭阳正全力聚焦打造“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着力构建具有揭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超级链主”广东石化项目自2023年全面投产以来实现产值超2500亿元、贡献税收超360亿元。
下午,“百千万工程”产业推进会召开。揭阳正式签约东粤化学300万吨/年废塑料综合利用项目,这一关键项目将显著延伸绿色石化链条,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会议还通过聘任招商大使拓宽引资渠道、表彰全市工业企业50强榜单及“纳税大户”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传递揭阳锚定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劲头。
粤东粤北五市共建文旅“山海联盟”
7月18日,“岭南名郡·祈福胜地”——韶关文旅(潮汕)推介交流会在揭阳潮汕机场公司举行。会上,韶关、汕头、汕尾、潮州、揭阳五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签署合作协议,组建文旅“山海联盟”。根据协议,五市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策划推广串联山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动客源互送,并探索文旅融合的新产品、新业态。
【县区动态】
河源东源:全省首家“媒体+乡村创客”工作室揭牌
广东“媒体+”行动实施一周,河源即以“媒体+乡村创客”回应人文经济学命题。7月22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中共东源县委宣传部联合打造的东源县“媒体+乡村创客”工作室在糖巢创客社区创客之家揭牌,并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
依托省级主流媒体在内容生产、品牌策划、渠道分发领域的突出优势,工作室将以农产品IP孵化、全域传播联动、人才培训反哺三大关键路径,构建“创意孵化—传播赋能—销售转化”完整闭环。其致力打造的文化服务业聚集地,不仅丰富乡村业态场景,而且为河源返乡青年提供创业方向和实践平台。
佛山顺德: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启动
7月1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顺德启动,2025广东(佛山)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与产业大会同地同期举办。
此次大会邀请全国食品产业重要省市组团,以及预制菜产业园、龙头企业、产业链相关企业参展参观,计划设置预制菜主题馆、预制菜产业链馆两大主题展区,重点展示预制菜上游原材料、中游食品企业、下游包装、机械、冷链物流等预制菜全产业链,搭建全国预制菜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和《中国预制菜企业百强榜暨广东特色食材名录》。根据产业集中度、产业规模、消费能力、研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蓝皮书》还评选出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产区20强,佛山顺德位列榜首;广州白云、佛山南海、肇庆高要也进入席位。2025年广东特色食材名录中,湛江对虾、顺德鳗鱼、台山鳗鱼、西牛麻竹笋、增城迟菜心、中山石岐鸽、杜阮凉瓜、韶关南雄板鸭、顺德草皖、澄海狮头鹅等特色食材入选TOP10,为预制菜产业注入“地域文化魂”。
珠海斗门:校地企携手,启动高校科技成果“先用后转”系列活动
7月18日下午,珠海市斗门区高校科技成果“先用后转”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项目供需对接会在富山综合服务中心举行,深入贯彻“百千万工程”和“双百行动”,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链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先用后转”,即让企业先免费试用专利技术、再自主选择转化,既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又为高校成果搭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快速通道。作为珠海率先探索“先用后转”模式的区域,斗门已梳理640余项高校专利纳入资源库,收集60余项企业技术需求,向企业推广55项重点专利,首批匹配项目即将进入实质对接阶段。
活动现场举行了“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服务链”五链入库仪式。来自高校、企业、金融机构、服务平台的26名代表获颁聘书,标志着斗门区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保障体系”正式启动。
斗门区后续将重点打通“三大通道”:一是专利与需求匹配通道,依托技术经纪人精准对接;二是成果转化通道,每月举办专项活动推动“纸上技术”变“产品原型”;三是人才与产业融合通道,落实市、区人才引育政策,联动金融资源全程护航。还将围绕高端电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现代食品等优势产业,常态化开展校企对接活动,让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斗门打造“3+1”主导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整理:南方农村报记者 邓宝盈
双融配资-双融配资官网-专业个人配资门户-散户配资官网下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