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7月1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期间,中日两国外长进行了一场长达45分钟的重要会谈。此次会面备受国际社会瞩目,日本外相岩屋毅在会谈中一口气提出三个要求,涉及经贸、领土和敏感的主权问题,中方则迅速且明确地表明了立场。
会谈一开始,日本外相岩屋毅就急切地提出,要求中国加快稀土和磁铁出口许可审批程序。他声称,当下日本企业因审批流程问题“受到了严重影响”,言辞间满是催促之意,希望中方“务必加快出口审批” 。稀土,作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诸多高端制造业领域,如电子信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发挥着关键作用。日本的工业体系对稀土有着较高的依存度,而中国是全球重要的稀土供应国。
日本首相(资料图)
但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完全是在行使自身正当的经济主权。这一举措不仅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更是基于对敏感物资以及高技术领域的合理管控。放眼全球,许多国家都针对本国关键资源制定了类似的管理办法。中国在稀土出口管理上,一直秉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只要日本企业严格遵守中国的稀土出口管理规定,按照既定程序提交申请,中国相关部门会依据规定正常审批,绝不存在人为阻碍的情况。日本以企业经营困难为由,试图让中国打破正常管理流程,为其开特例,这种诉求既不合理,也缺乏依据。
紧接着,岩屋毅抛出第二个要求,矛头指向东海争议。他对所谓的东海紧张局势表示“强烈关切” ,列举了诸如钓鱼岛周边“中国军机接近日本自卫队飞机”“中国航母活动范围扩大”“海警船直升机进入日本领空”等事件,还无端指责中国“单方面开发东海资源”,并要求中方“采取应对措施” 。
事实上,中国海空军在东海的正常巡航活动,以及海警船执行主权管辖任务,都是完全正当合法的行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日本单方面划定的所谓“领空”范围,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多年来,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中方坚决捍卫领土主权,日方的无端指责和“强烈关切”无法改变客观事实。在东海问题上,中国一直保持克制与理性,积极推动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会在主权问题上做出丝毫让步。中国在东海的行动,是维护自身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必要之举,不存在任何侵犯他国权益的情况。
日本提出的第三个要求,直接触及中方核心利益——台湾问题。日本公开提出“反对以武力或胁迫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特别提及中国大陆在台湾周边的军事演训活动,妄称这些活动不利于地区稳定。这种说法完全是照搬美国那一套干涉中国内政的话术,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企图借助美国势力,在亚太地区制造阵营对抗。
日本外相岩屋毅(资料图)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更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跨越的红线。同样,中日之间的四个政治文件也对台湾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日方理应严格履行承诺,言行一致。但长期以来,日本表面宣称坚持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背地里却频繁在台海问题上附和美国,小动作不断。王毅外长强调日方“严格履行、言行一致”,既是对日本的有力提醒,也是明确警告,要求日方尊重中国主权,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日本企图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只会损害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马来西亚总理(资料图)
针对日本提出的这三个涉及经贸、领土、主权的敏感要求,中方回应坚定且有层次。在稀土出口审批问题上,强调依规办事,维护正常管理秩序;在东海领土争议方面,驳斥日本的无端指责,坚定捍卫主权;对于台湾问题,直接搬出政治文件,要求日本切实履行承诺,不得逾越红线。
中方一直秉持积极态度发展对日关系,中国对日政策保持着稳定性和延续性。但这种友好关系的推进,必须建立在日方遵守规则、尊重中国核心利益的基础之上。任何企图通过施压、无端指责来迫使中国让步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此次会谈,中方清晰地划出底线,未来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日本能否正视现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如果日本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忽视中方的严正立场,那么中日关系将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甚至可能陷入更深的困境。而若日本能够以此次会谈为契机,认真反思自身行为,与中国相向而行,尊重中国的主权和核心利益,那么中日关系仍有改善和发展的空间 。
双融配资-双融配资官网-专业个人配资门户-散户配资官网下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